還記得那個下著大雨,校園積水成河的日子。
沒選上日文課的我,辛辛苦苦地跨越半個校園到語言教室,跟十數個也在等加簽的同學抽籤,競爭僅有的四個加簽機會。我把紙張折得小小、硬硬的,投進箱子裡,默默祈禱著。
那是楊永良的日文一,平常連發票都很少中的我,很幸運的中籤了!
看著老師從箱子裡摸出鼻屎大的紙團,努力地還原原狀,覺得很不可思議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命中註定嗎?
然後就從牙牙學五十音開始,斷斷續續的開始了跟日本的緣份。
雖然是從難得的機緣開始,不過對日語的定位一直都是「娛樂用途」。
相對於英文是工作上用得到的。所以,一直到開始看 AKB48 後,才終於有了足夠的學習動力。
回去重新從日文一開始復習起,然後在學校把 e 世代日本語 II 上完,
文法差不多到了 N3 的程度吧
因為覺得自己唸比較有效率,之後就靠自學,過著一邊看 AKB 一邊查字典的日子。
不過這種方式太沒系統,所以還是決定來報日檢,集中在考試範圍來提升程度。
考完的成績:
先解釋一下,日檢合格標準是 100 分,也就是每科平均要 33 分左右。
這也是我考前在拼的剛好通過(ぎりぎりパス)的分數。
沒想到總體分數比預期的高。因為來不及背 N1 單字本的關係,正常來說,差了整整一本的單字,會很明顯感受到差了一個等級才對。
另外,很明顯的,聽解跟讀解也差了整整 20 分,這個 variation 有點大。
當然可以說是我平常看得比聽得多,自然反應在分數上。不過另一位朋友,報考前感覺我們的程度應該是差不多的,而他的分數就很平均,聽解一樣 36,其它都 3x,總分剛好合格,所以我猜也有可能是,我的準備方式,在讀解的提升上遠遠大於聽解的提升。
以下就分享一下準備考試的方式。